據傳川普執政機構擔憂美國科技供給鏈太過懦弱,與英特爾(Intel)等晶片大廠商討,但願他們在美國創設生產基地,減少對臺灣、中國、南韓的依靠。據悉英特爾躍躍欲試,但願和執政機構配合,在美設立晶圓代工場。不過有解析師以為,英特爾若想和臺積電(2330)、三星電子等競爭,勝利機率極低。
Barron`s 12日新聞,美系外資解析師Christopher Danely 12日匯報表明,英特爾新晶圓代工場「勝利機率極度低」。他坦言,晶圓代工「讓英特爾能運用專業領導身份和製作經歷,是該公司唯一的發展時機。」不過英特爾若想勝利跨足晶圓代工,必要「大刀闊斧變更營運模式」。晶圓代工生產商品多、不過每種產物產量低,並需求彈性營運以知足差異客戶的需要。此種模式和英特爾作法大相逕庭,英特爾一般大批生產少數商品。
Danely並警告,英特爾在專業面還須勤奮,該公司的7奈米和10奈米製程仍有疑問。他以為臺積電較有可能在美國設立晶圓代工場,主因臺積電晶圓代工數據資料庫廣泛、佔有多元化的客戶層、製程專業完善、交貨色質佳。臺積電若在美國設廠,將和臺灣的核心業務和供給商間隔迢遙,不過上述因素能部份抵銷在美設廠的不幸前提。